普洱茶回收里头,“开汤品鉴” 可是定身价的关键一步。不像看外观、查年份那么直观,茶汤喝进嘴里的滋味,更能说明茶叶的内里好坏和陈化潜力,最后报价多少,多半得看这个。这三个口感特点,回收时可得盯紧了。

一、茶汤够不够醇厚,一眼看出内里实在不实在
所谓醇厚,就是茶汤进嘴那股子饱满劲儿,像喝稠米汤似的,黏糊糊的,不是白开水那样寡淡。好的老普洱,放了那么多年,茶叶里的茶多酚、氨基酸这些东西慢慢转了化,茶汤能稠得像块绸缎。
开汤的时候,要是茶汤喝着发飘,咽下去嘴里啥感觉都没了,那这茶里头的好东西肯定不多,要么是原料不行,要么是没放够年头,这种茶回收时给的价一般高不了。但要是茶汤稠稠的,咽下去嘴里还留着点啥,滋味一层一层的,那这茶里头宝贝不少,放着还能变好,回收价自然就上去了。不少收茶的老行家,都把醇厚当基本标准,茶叶回收网挑好茶的时候,也常看这个。

二、回甘生津够不够劲儿,能看出茶还活不活、能不能再变好
回甘就是茶汤咽下去,嗓子眼儿那地方慢慢冒甜;生津呢,就是嘴里(尤其是两腮和舌头)冒口水。这俩都不是立马就甜,是茶汤跟嘴里的肉皮儿起了反应,过一会儿才有的感觉。这感觉够不够强、能持续多久,直接能看出茶叶还有没有活力,能不能接着变好。
新茶或者没放好的普洱,回甘生津可能就那么一下,还没啥劲儿,有的喝完嘴里还发干。但要是茶好、放得也得当,回甘来得又快又久,生津能让嘴里一直润润的,那股子 “喉韵” 能绕半天。收茶的时候,这种回甘生津厉害的普洱,说明里头的东西还在往好里变,以后说不定更值钱,报价也就高些。

三、茶汤各味儿协调不,能看出放得够不够熟
协调就是茶汤里的苦、涩、甜、鲜这些味儿,能不能好好搭着。普洱放久了,本来挺冲的苦涩会慢慢变了,跟别的味儿融到一块儿,变成苦过了有甜,涩退了冒口水的舒服劲儿。
开汤后要是某味儿特别突出,比如苦得半天化不了,或者甜得把别的味儿都盖了,那就是不协调。这多半是放的时候环境不行,忽干忽湿、忽冷忽热的,让茶变味儿了。这种茶回收时,因为没放到位,价肯定得往下压。但要是各味儿能互相衬着,又不打架,喝着顺溜,余味儿也舒服,那就是放得够火候了,回收时也能卖个好价。
普洱茶回收的时候,这三个口感特点得放一块儿看,合起来就决定了茶叶值多少钱。藏茶的人懂了这些,能更清楚自己的茶值多少;收茶的人把这些看明白了,才能给个公道价。要是想多知道点普洱茶回收的门道,或者想给手里的茶估个价,不如找正规地方问问,像茶叶回收网这种专业平台,有懂行的人帮忙看,能说得更准些。
茶叶回收网版权所有,发布者:茶叶回收网,转转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cyhsw.com/680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