玩普洱的人都知道,收茶卖茶时,“干仓” 和 “湿仓” 这两个词比金价还敏感。这俩玩意儿不光决定了茶好不好喝,更直接关系到回收时能值多少钱。今儿就好好聊聊这俩仓储的门道,帮大伙儿在收茶时少走点弯路。
先说说啥是干仓,啥是湿仓。干仓普洱,说白了就是在通风好、不潮不燥的地儿慢慢放着的茶。温度大概二十来度, humidity(湿度)控制在五到七成,就跟给茶找了个舒适的 “养老房”。在这儿待久了,茶会自己慢慢发酵,滋味一点点变醇,香气也越来越正,枣香、陈香啥的慢慢就显出来了,喝着顺口,越品越有味道。

那湿仓呢?就是急着让茶 “长岁数”,故意找个又热又潮的地儿催着它发酵。有的甚至直接喷水增湿,恨不得三五年就把茶催成 “老古董”。可这么一来,茶容易发霉,闻着一股仓味儿,有的还带点霉味,泡出来的汤浑浑浊浊,喝着也闷得慌,完全没有干仓茶那种清爽劲儿。
再说说回收价,这差距可就大了去了。干仓茶的回收价,一般能甩湿仓茶几条街。为啥?因为干仓茶是顺着普洱 “越陈越香” 的性子来的,慢慢发酵出来的品质靠谱,收着也放心。那些放了几十年的干仓老茶,香气滋味都到了家,懂行的都抢着要。就像在茶叶回收网上,正经干仓的好货,报价往往能让人眼前一亮。
可湿仓茶就不一样了,催出来的茶性子野,品质没个准头,有的还带着霉,谁敢要?就算能收,价格也低得可怜,真要是霉得厉害,人家根本不接这活儿。

那咋区分这俩货呢?老茶客都有自己的法子,总结下来就这几点:
看茶饼模样。干仓茶颜色自然,深褐或红褐色,饼面干干净净,没那些白花花的霉点。湿仓茶就不一样了,颜色发暗发黑,有的饼子上还能看到霉斑,边缘潮得发软,一摸就不对劲。
闻闻味儿。干仓茶的香是透的,陈香、木香清清楚楚,没有杂味儿。湿仓茶一打开就一股仓味儿,有的还带霉味、土腥气,就算晾半天,那股怪味儿也去不掉。
看茶汤。干仓茶泡出来的汤透亮,熟茶是红褐色,生茶从浅黄慢慢变成橙红,看着就舒服。湿仓茶的汤浑得很,颜色发暗,杯底还可能有渣渣。

最后尝尝。干仓茶入口顺,回甘快,嘴里一层层的味儿,越喝越想喝。湿仓茶喝着发闷,仓味儿盖过了茶香,有的还发苦发涩,咽下去嗓子里黏糊糊的,别提多别扭了。
收茶的时候,把这些招儿用上,基本能避开大半坑。要是自己拿不准,去茶叶回收网这类专业地方看看,那儿的行家多,也有靠谱的鉴定法子,能帮着把把关,省得看走眼亏了钱。
说到底,干仓湿仓就像普洱的 “出身”,直接决定了它在回收市场上的身价。把这俩分清了,收茶卖茶心里才有底,也才能真正尝到普洱越陈越香的好。
茶叶回收网版权所有,发布者:茶叶回收网,转转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cyhsw.com/678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