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方老宅的阁楼总藏着些时光的秘密。那年夏天,李叔踩着吱呀作响的木梯翻找旧物,竹篓里一饼裹着棉纸的普洱茶滚了出来,灰扑扑的纸面上,”八中茶” 三个字在漏下的阳光里若隐若现 —— 这是他父亲 80 年代跑云南生意时带回来的,搁在这儿少说三十年了。
棉纸早被虫蛀出细孔,轻轻一碰就簌簌掉渣。李叔蹲在阁楼地板上捻了捻茶饼边缘,褐黑色的茶末沾在指尖,混着陈年木料的气息钻进鼻腔。他想起父亲在世时总说 “这茶放着才值钱”,可谁能想到,一放就是大半生。
要不是儿子要翻新老屋,这饼茶大概会永远躺在竹篓里。搬家前整理杂物时,李叔把茶揣进布袋,路过巷口那家开了十几年的茶铺,进去让老板瞧瞧。老茶师戴上老花镜,手指在茶饼上摩挲半晌,又凑近闻了闻,忽然直起身说:”这可是 80 年代的 ‘ 八中茶 ‘,你留着没用,不如找茶叶回收的看看。”
后来联系上的回收师傅倒实在,带着放大镜和小秤上门。他没急着估价,先把茶饼放在铺着宣纸的桌上,一点点挑掉棉纸里的碎渣。”你看这商标,” 师傅指着纸上八个环绕的 “中” 字,”80 年代中期的印刷才带这种暗纹,后来就改样式了。” 又取了点茶样用盖碗冲泡,第一泡汤色就红得像琥珀,倒在公道杯里能看见杯壁挂着淡淡的茶油。
“存得真好,一点霉味都没有。” 师傅咂着嘴说,”阁楼里虽然潮,但这竹篓透气,棉纸又吸潮,歪打正着了。” 李叔在旁边听着,忽然想起小时候总见父亲往竹篓里塞干稻草,当时只当是闲得慌,原来都是有讲究的。
转过年开春,这饼茶真的被送去了拍卖会。李叔特意去了现场,看着台下举牌的人此起彼伏,最终落槌价报出来时,他攥着口袋里的鉴定证书,手心全是汗。散场时遇见那位回收师傅,对方拍着他的肩膀笑:”您父亲当年没说错,这茶啊,真是越老越金贵。”
现在李叔偶尔还会想起那饼茶。它从阁楼的灰尘里钻出来,带着父亲的体温和老宅的潮气,最终被懂它的人捧在手里 —— 或许这就是老茶的命,不声不响地熬过岁月,总有一天会在某个午后,让时光的味道重新鲜活起来。
茶叶回收网版权所有,发布者:茶叶回收网,转转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cyhsw.com/6809.html